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法院多措并举构建联合激励惩戒机制
2019年是执行工作关键一年,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区法院继续加大执行力度,多措并举,着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激励惩戒机制,争取从源头解决执行难,向“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迈进。
一、完善失信多元发布机制。
一是与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等单位建立点对点联通渠道,同步推送失信名单,借助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以及在市场、交通繁忙路口张贴公告等方式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同时在本院大门口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层次、全方位、高密度曝光老赖。并与基层组织加强协作,将失信名单覆盖到村、社区。二是对于执行案件,在作出执行通知书时,同步作出失信及限高决定书,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发布,社会公众可以登录中国法院网查询相关情况。年初以来,共曝光失信被执行人705人次。
二、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
一是对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实际控制人等,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住星级酒店等消费行为,督促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二是对违反限制消费令的被执行人,依法予以拘留、罚款。年初以来,共发出限制消费令1521份,做到了应当依法限制高消费的被执行人全部覆盖。
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快捷查找财产线索。
定期召开执行联动工作会议,并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进行了深入部署,通过与公安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银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及区直部门等23家成员单位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少量查询随时反馈、批量查询一周反馈”的联动模式,为快速、便捷查找失信被执行人财产提供了有利有力保障大提高了执行质效。年初以来,共查扣被执行机动车573台,查封房产203套,总面积2386.45㎡,总标的3820.1354万元,查封银行账号3740个,查封住房公积金23笔,总计10.34万元。
四、多领域覆盖失信惩戒范围。
召开全区执行联动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联动职能,建立联合激励惩戒管理系统。针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失信企业、违法失信上市公司、失信被执行人、安全生产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环境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协同税务、工商、环保等多个部门进行联合激励惩戒。一是协同联动成员单位通过诚实守信的个人和企业采取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等激励措施,鼓励更多人自觉诚实守信,逐步减少失信被执行人数量,确保胜诉权在执行过程中得以有效实现。二是定期向区行政审批局通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行政审批局按照区法院提供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对失信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按要求进行限制。
五、强化失信惩戒威慑力。
一是案件执行中,特别向被执行人充分释明失信惩戒措施及后果,并选取失信惩戒典型案例编发法治宣传册,借助媒体广泛宣传失信惩戒范围及失信后的不利后果,营造强有力的失信惩戒氛围。失信惩戒逐步成为实在有效的执行措施,部分隐匿的被执行人主动现身履行义务。二是区法院为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应尽的义务,除常规的司法拘留、罚款、强制扣划等措施,还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列入常规惩戒手段,让失信被执行人清醒认识到拒不执行的后果,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截止截至2日,区法院通过多措并举推进联合激励惩戒机制,促成当事人主动履行305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