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区人民政府
关于“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工作推进情况的
报 告
按照《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双桥区围绕实现“六最”工作目标,推进六项重点为指导,推行“六全”服务模式,全面贯彻改革任务,为建设新时代“活力之城、幸福双桥”提供动力。
一、加强领导,严抓落实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工作,成立了双桥区落实“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市级方案,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双桥区落实“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实施方案》,于6月1日在全区正式印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部署,深入一线调研工作,听取汇报,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实际问题。
二、统筹谋划,强力推进
按照《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各项任务,大力推进,件件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效。
(一)梳理公布“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事项清单
目前我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已经编制完毕,总共329项,其中行政权力事项212项(包括行政许可事项142项、行政确认事项8项、行政征收事项1项、其他事项61项),公共服务事项117项。第一批“办事一次成”清单(91项,其中行政权力44项,公共服务47项)已于6月19日对外发布。第二批“办事一次成”清单(100项,其中行政权力61项,公共服务39项)于8月7日对外发布。目前,区本级实行“承德办事一次成”的行政权力事项已达到全区总数的49%。
(二)完善软硬件设施、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
1、按《实施方案》要求硬件建设上政务服务大厅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经区政府常务会批准,将鸿福嘉礼小区电子产业园西侧一处房屋作为新大厅办公场所,面积6800平方米,目前正在按照市行政审批局标准进行设计。
2、整合行政、事业股室,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新调整窗口布局,最大程度利用现有条件,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根据业务量新增设了三个市场服务审批窗口,2个身份证办理窗口,办事群众排队等候时间长问题得到缓解。
3、购置了第一批“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配套的基础信息化设备,包括查询导航一体机、自助办理终端等设备,已建成覆盖服务大厅的免费WiFi,为方便群众办事提供软硬件支撑。
(三)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
1、统一制作了行政审批局152个子项审批事项标准化服务指南,摆在大厅醒目位置方便群众查阅。
2、8月1日,邀请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主任、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马磊教授,利用下班时间,对行政审批局干部职工、派驻部门窗口人员、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礼仪、礼貌用语的培训。通过培训,窗口工作人员对如何主动服务、拉近与办事群众之间的距离,在沟通过程中如何规范使用礼貌用语、用简洁易懂的话语解答群众咨询等方面,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精神风貌,有助于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大厅整体形象。
(四)深化重点事项流程再造改革
1、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我区已起草了《进一步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若干措施》,待市里下发后正式印发。严格按照《河北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实施办法》办理我区项目核准和备案。项目核准、备案一律通过河北省投资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进行申报,实现了一口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项目核准、备案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到2—3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了项目审批时限。
2、优化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流程、推行“审核合一”模式、实行“容缺受理”制度:针对市场服务审批业务量大,制定出台了提高企业开办效率的具体措施,推行“全程电子化”、制定了“容缺受理”制度,实行“审核合一”模式。特别是实行“审核合一”后,事项审批时限由3天缩减至1天乃至立等可取。
3、优化纳税审批流程。目前,省税务局对工商采集的多种信息通过交换平台获取并分配至区税务局。区税务机关已不再重复采集,通过金税三期软件即可调出。纳税人只需要在首次发生纳税义务时持营业执照到税务机关,由征收分局综合服务岗向纳税人采集必要的涉税基础信息,进行补充信息采集即可。此项举措已经使1.6万余户纳税人受益,大大便利了纳税人,加快了企业进入市场的步伐。
4、按照市里要求开展行业许可“一证化”改革,目前正在梳理法律依据、办事流程等基础材料。
5、建立联合勘验机制。印发了《双桥区行政审批联合勘验办法(试行)》,对行政审批联合现场勘察流程加以规范,提高现场勘查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审批效率。
(五)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1、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强化工作纪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制定出台了《双桥区行政审批局行政效能监察办法及违纪情况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并重新梳理现有制度(包括: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代办制度、领导带班制度、AB岗制度),印制成册,利用展板、LED屏上墙公示。
2、为规范全区政务服务中心以及各分中心、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印发了《双桥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对审批事项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奖惩机制、监督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全区所有政务服务大厅的管理提供了操作性强、规范明确的指导意见。
3、目前我区已建成涵盖区级政务服务大厅、1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49个社区便民服务室的全程视频监控系统,下一步将按照要求与市级平台对接。
(五)“六全”服务配套措施推进情况
1、服务全进入。目前我区除不适宜进厅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其他行政审批事项都已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办理”,进驻比例96.5%。但是由于现有大厅面积偏小,暂时未进驻公共服务事项,待新大厅投入使用后将全部进驻。
2、窗口全功能。实行城建项目及涉农事务、社会事务、市场服务三类业务分别一口受理、后台办理。但由于“一网通办”还未实现,还存在审批专网且互相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因此还未达到统一出件。
3、流程全优化。实行前台受理、独立勘察、后台审批的三分离模式,最大限度优化流程,减少群众跑腿次数。
4、代办全覆盖和首办全负责。6月28日全区印发了《“承德办事一次成”政务服务事项代办工作实施办法》和《“承德办事一次成”政务服务事项首办全负责实施办法》。经区政府同意,雇佣劳务派遣人员,为办事群众提供审批事项的咨询、领办、代办服务。
5、邮寄服务全推行。已与邮政速递EMS合作开展了免费邮寄服务业务。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区现有大厅面积偏小,目前只容纳了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还未进驻。
2、还未实行“信息共享、一网通办”,造成群众办不同的事时,需要重复提交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原因:一是很多审批事项使用自有系统,且互相之间数据不互通;二是大数据库还未在县区推广普及。
3、省、市下放的事项在衔接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相关文件只提到法律依据,没有办事流程、申报材料和指导范本,导致在办理过程中需要跟原单位沟通、咨询,影响办事效率。
4、行业许可“一证化”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填报的表格模板、证件模板等,需要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
四、下一步打算
1、尽快完成新大厅装修工作。区政府已批准将鸿福嘉礼小区电子产业园西侧一处房屋作为新办公场所,面积约6000平方米。目前正在设计阶段,我们聘请了给市行政审批大厅进行标准化设计的公司,按照统一标准设计装修。投入使用后,全区所有面对群众和市场主体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一并纳入,包括税务大厅、社保大厅、民政大厅、出入境大厅等窗口单位全部整合到一起办公,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只需进一扇门。
2、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力度,年底前将全区所有镇办、村社区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通过全区全程在线监控系统,对辖区的服务大厅进行有效监督。
3、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为下一步窗受理打基础。通过学习培训让每个窗口人员都能掌握所有审批事项如何办理,最终实现每个窗口都能办理所有审批事项,达到“窗口全功能”。
4、近期组织人员到浙江学习“一证化”改革,尽快开展此项工作。
5、注重自助服务建设,缩短办事时间。实现简易事项可通过自助服务设备办结、复杂事项可通过自助设备预审、上传至窗口,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双桥区人民政府
2018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