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02/2008-0171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双桥区政府办
成文日期: 2008-05-22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冯营子镇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
2008-05-22 11时02分浏览次数:

二○○六年是 “十一五”计划的起步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镇人民,立足镇情,抓住机遇抓经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诚心为民办事,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全力以赴抓经济发展

按照年初确定的“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近郊、资源两大优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抓住大学园区建设和信息产业园区的有利契机,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源增长三个目标,突出优势企业,培植镇域特色经济,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良好

截止11月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4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7%,预计全年完成8883万元,完成计划的100.9%;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18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83.5%,预计全年完成1900万元,完成计划的85.8%;二产增加值完成62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6%,预计全年完成6480万元,完成计划的106.3%;三产增加值完成49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4%,预计全年完成503万元,完成计划的102%;财政收入完成37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6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55.9%,预计全年完成35000万元,完成计划的59.3%;引进市外到位资金32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6.7%,预计全年完成3200万元,完成计划的106.7%;其中:省外到位资金32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320%;引进人才36人,完成年计划的102.9%;劳务输出1350人,完成年计划的102.3%;引进经协项目3个,完成年计划的75%。

  (二)项目工作稳步实施

一是农业项目。重点抓了一个种植基地建设、优先扶持发展三个养殖项目。一个种植基地:即千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所在地以下栅子村为主,涵括上栅子村和石门子村,集中连片,预计投资2600万元,建设占地1400亩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新建大棚700栋,年产蔬菜10000吨,可大大促进农民增收。现已建成大棚 800亩,并为新建大棚安装了卷帘机及放臭氧机。优先扶持发展的三个养殖项目是:郭营子獭兔养殖、砖瓦窑奶牛养殖和石门子蛋鸡养殖项目,目前三个项目已初具规模,今后要继续扩大规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实施好崔梨沟塘坝、小流域综合治理、冯营子引水上山、万亩封育工程等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冯营子村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占地40亩,总投资1.6亿元,建设规模11万平方米,现各项手续正在办理中;农民新村建设项目位于冯营子村西,计划占地200亩,总投资约2.6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冯营子村东部,占地68亩,投资1.4亿元,现各项手续正在办理中。三是冯新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0万元,明年六月份完工,现正在进行路基整修。四是新建南区供热厂项目。该项目选址冯营子村东,占地25亩,总投资3000万元,由市供热公司与冯营子村分别出资60%和40%合作建设,现投入使用。为大学园区供热达100万平方米,年实现税收140万元。五是人畜饮水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8万元,其中:三道湾村投资48万元,铺设管道5000延长米,解决了6个村民小组、1000口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现已完工投入使用;土洞子村投资10万元,新建两个水塔,维修管道800米,现已完工投入使用。六是以家居旅游和休闲渔业为代表的特色第三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崔梨沟家居旅游业发展迅猛,接待户增至26户,旅游收入达100万元。为促进家居旅游业健康发展,年初成立了家居旅游行业协会,制定了行业服务标准和协会章程,加强了行业自律。休闲渔业项目,位于冯营子村和砖瓦窑村,利用滦河水源计划建成养鱼水面500亩,建设市区近郊集垂钓、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理想休闲场所,现已建成水面300亩,已具备一定接待能力。七是冯营子镇“村村通”项目。在崔梨沟村、三道湾村投资120万元,修建9公里水泥路面,其中:崔梨沟村投资105万元,争取年底完成投资50万元,新修水泥路面4公里;三道湾村投入资金15万元,新修三道湾至太阳沟水泥路面1.1公里,现已完工。八是崔梨沟村新建水泥构件厂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万元,主要产品为水泥砖及水泥板,该机器能日产水泥砖30000块,年能实现产值100万元,实现利税10万元,现已投入生产。

二、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了组织机构,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重要载体和重要抓手。各村把文明生态村创建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统筹安排部署。

(二)安全生产及防火、防汛等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防火、防汛工作,分别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实行镇干部包村责任制。年初与各村(居)、相关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相应的责任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和奖罚制度,要求行政一把手负总责,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无一起重大伤亡事故发生。

(三)积极配合市区,完成市产业园区的征地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镇积极配合开发区的征地工作,抽调镇干部 人,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我市最大面积的征地工作平稳而顺利地完成了。

三、团结一心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突破口,努力维护班子团结,依靠人大、政府支持,依靠全镇广大干群配合,抓好贯彻落实。在班子内部政治生活中,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遇事多商量、多通气,出现工作分歧和矛盾及时沟通化解。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与班子成员相互之间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在班子中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二是以开展“紫塞先锋”工程和“四定五星级”竞赛活动为载体,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素质。为切实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增强“紫塞先锋”工程的实效性,在全镇十个村和一个社区党支部中开展了“四定五星级”竞赛活动,做到“四个结合”,(即:竞赛活动与创建文明生态村相结合、与两委班子群众满意度测评相结合、与党员评议工作相结合、与发展党员相结合),以此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先锋作用,使大量有“双带”能力的无职党员成为“有职党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看得见,摸得着。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能人等先进群体力量的有效整合,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党员的责任心增强了,群众得到实惠了。崔梨沟村党支部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和家居休闲旅游业的开发,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方案,因人设岗,因事设岗,采取个人述职、群众监督的方法,公开、公平、公正地评定党员的履职情况,以此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赢得党员的信赖,形成一个团结、奋进、凝聚力强、号召力大的战斗集体,同时也涌现出王树云、李学如等优秀共产党员。结合村“两委”换届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村(居)级班子实行了严格的目标管理,以“管用、实在、简便、可行”的原则,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考评体系,实施“上考下评定奖惩”的考核机制。上对下的考核主要是对村(居)两套班子和班子主要成员分别进行考核,下对上的评议主要是群众和党员分别对村(居)党组织、村(居)干部的评议,年终统一进行考评,兑现奖惩。全力抓好后进班子建设,集中力量借助换届抓后进,现三个后进支部,已基本达到转化。三是以培树典型为带动,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培树典型,以点带面,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无论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还是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我镇始终注意抓好培树典型工作,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基层党支部每半年向镇党委汇报一次培树典型开展情况,查找不足,研究改进措施,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调研制度,镇副科级以上包村干部就培树典型活动开展情况定期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督导考核制度,把培树典型工作纳入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年终考核目标。现全镇共有山地时差菜、大棚蔬菜等党员示范户28户,獭兔养殖示范户50户,成规模的休闲垂钓场所4个,崔梨沟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地理和环境优势,发展壮大家居生态、家居旅游业,现已有家居旅游示范接待户23家,采摘园30个,现已接待游客5万人次,生态旅游接待户收入最多的达10多万元。成立了民俗生态旅游协会,已有会员30多名。冯营子村抓住园区建设的机遇,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认真谋划,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了全镇前列。五是以实施农村素质工程为契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利用党员电教日活动,为广大党员、群众播放先进事迹、科技知识、党员教育等光盘50余次,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和服务群众的本领,以便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建设培养有用人才。组织举办家居旅游等各种形式的培训班500余人次。随着冯营子、郭营子、崔梨沟村的土地被征用,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当前的主要问题,要就业就必须提高就业本领,今年组织失地农民参加面点、烹饪、木瓦工等各种培训班2200人次。农村素质工程的实施,为全镇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四、以“创建”工作为载体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及以德治区工作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我镇以创建文明单位为龙头,以学习宣传教育为重点,强化基础、特色、勇于创新,扎实推进,使精神文明及以德治区工作又迈出了一大步。一是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2006年,我镇的精神文明、以德治区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任务,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并利用各种宣传文化阵地,积极宣传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利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和以德治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抓住有效载体,扎实开展精神文明活动。2006我镇组织开展了系列创建活动,普遍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在全镇范围内深入推进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等活动,坚持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制度,使村风、民风大有改观。2、不断深化开展创建文明小区和文明一条街活动,按文明小区及文明街标准抓规范,抓治理,抓落实,抓管理。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路边的美化和绿化,使镇内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共清理垃圾1.2万吨,新建垃圾点20个。三是抓好村民中心建设。根据各级文明办的要求,全镇现已完成3个村的村民中心建设,明年再建三个村,到2008年全镇十个村全部达到村民中心标准。2006年,我镇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也有了新的提高,已有90%的机关、事业单位、乡镇企业达到了文明单位的标准,切实发挥了文明单位在我镇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有力地提高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水平。四是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2006年里,我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1、在“七一”期间组织广大青年举办了“回顾党的历史”演讲比赛;2、组织群众开展了扭秧歌活动,每逢节假日、劳动之余,我们农民秧歌队就活跃起来,现我镇共农民秧歌队10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在参与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了充实,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的现象大大减少。五是不断强化长安小区的创建活动。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以群防群治、维护治安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教、行政、法律等手段,狠抓了长安小区的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民事纠纷处理上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处理上,做到了稳、准、狠,使不法分子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使辖区内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较往年明显减少,使人民群众能够在祥和、宁静的环境里安居乐业。

  五、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抓好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按照市、区的统一安排,我镇周密部署,严格依照程序进行选举,对我镇十个村的两委班子进行了统一的换届选举,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崭新的风貌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重视支持人大工作,使镇人大能够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积极围绕全党工作大局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督办,实施了有效的监督,使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工作不断得到加强。较好的发挥了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作用。三是认真抓好政务、村务公开,做到了阵地规范,板面新颖,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公开及时,档案完备,达到了群众满意。四是强化稳定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地进行了法律宣传,咨询,纠纷排查活动,加大了依法治镇的力度,对民事纠纷及时办结,年初以来,共调解民事纠纷64起;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6件次,基本做件件有答复;开展了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活动使辖区内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率与往年同期有所下降,保持了社会稳定。

  六、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镇小学毕业升学率达成100%,适龄儿童入学达100%,在顺利通过普九复检验收的同时,全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镇、村共为两所中学、五所小学争取改善教学环境、增添教学设备等,累计折合人民币60万元。在民政救灾方面,今年共计下发临时救济款 元,救灾粮14000公斤,维修房屋款10000元,下发了现役军人优待金22242元,落实了优待政策。并责成专人在春节和八一期间对老复员军人和家属进行了慰问,同时改善了敬老院的居住生活条件,对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下发供养经费7396元;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加强,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大了流动人口管理力度,较好地完成了人口控制目标,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达95%;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镇村两级卫生组织和医疗保健进一步健全和发展,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传染病发病率已控制在2‰ 以内,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与此同时,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民族宗教、城建土地、农经、统计、档案、等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七、二00七年工作要点

  1、以项目工作为载体,推进经济快速增长。重点抓好冯营子村房地产开发项目、冯新公路建设项目、一个种植基地和三个养殖项目、以崔梨沟家居旅游、砖瓦窑水面养鱼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全镇旅游餐饮服务业的发展。立足服务高校,面向师生,积极谋划具有一定档次和接待能力的宾馆、酒店建设项目。

2、本着全面铺开、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3、不断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明年一季度完成村财镇管工作。加大村级规范化管理力度。

4、以“紫塞先锋”工程和“四定五星级”竞赛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5、结合大学园区建设,研究探索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

6、完成区委、区政府按安排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