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02/2008-01506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双桥区政府办 |
成文日期: 2008-05-20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根据承办字[2005]91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承德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了《2005年双桥区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蔡青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陈松山任副组长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优化我区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区各项工作目标考核中,现除市管的污染物排放、河流水质、入河排污口管理等项工作外,将我区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一是提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按照市政府要求,我区派专人对影响空气质量的排污单位进行治理检查,其中有15家治理单位克服资金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如期完成整改。对未完成限期治理的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分批分期予以落实,做到限期整改。
二是进行饮用水源地环境治理。市政府、区政府、市环保局、水务局、城管局等相关人员多次对我市第一水源地周围环境进行现场调研,并提出了意见,我区严格落实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先后3次对第一水源地进行摸底调查和治理,现已经责成专人长期监督清理水源地周围的各类垃圾,确保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
三是努力扩大城镇绿化覆盖率,增加人均绿地面积。我区积极配合市直有关部门搞好市区绿化工作,成立了“绿化、美化、亮化”工作领导小组,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乔灌草木合理配制”的原则,制定了实施方案。启动了“山体绿廊”工程,多次开展了“双桥区营造青年示范林活动”,参加人数达3000多人。截止到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89%,人均绿地面积29平方米, 区属绿化工作共投资35万元,对市区19个小区进行了绿化,栽植乔灌木13990棵,草花3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全年工作计划。
二、执行环保法律法规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环境综合整治。第一,实施煤炭管制,推广清洁能源。对辖区内使用茶浴炉及饭店等行业做到日常监督检查,要求一律使用清洁能源或是型煤,现有240家饭店、15家洗浴使用了清洁燃料。对未使用清洁燃料的15家单位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并责成专人对治理单位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如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第二,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制止建筑工地扬尘污染。以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为依据,实行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我区制定了《双桥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成立了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负责查处乱堆乱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和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审批手续。为使建筑开发单位切实重视环保工作,明确责任,规范行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建筑工地基本做到场地围挡、路面硬化、定期洒水,车辆实现封闭运输,出入场地清洗,市区内建筑拆迁、爆破实现无尘作业等要求。第三,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现由市政府运做筹建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位于水泉沟镇狮子园村,处理工艺采用卫生填埋法,不仅有严格的防渗、防爆和防臭气释放等措施,也有垃圾填埋气体利用和渗液回灌、增建渗滤液调节站等资源化措施。处理规模每天500吨,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目前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成1000余平方米垃圾处理场综合办公楼,进场道路、垃圾挡坝、土石方平整正在建设中,预计2006年底竣工,2007年垃圾场能够投入使用。第四,加大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力度。医疗垃圾焚烧场场地选在牛圈子沟镇平房村环卫局垃圾场内,该地域远离市区,并处在下风口。2003年为抗击“非典”的需要,省政府为我市拨付两台三吨医疗废物焚烧炉及四台专用运输车,并进行简单安装,先后完成开山平整场地、砌坝、建设厂房等工作,投资112万元。新建医疗垃圾焚烧场预计总投资1520万元。现已投入35万元,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由省环评院进行环评,湖南长沙中冶长天设计院进行可研,明年争取国债资金,年底可投入使用。第五,对辖区内主要河道进行清理。年初,我区拨专款用于旱河河道清淤清障,采取集中清理和分段管理,制定出旱河管理责任目标,明确河道管理所9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9条旱河的监察管理工作,并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办法,将下岗职工按河段分成小组,负责对该河段的卫生管理。为旱河卫生维护员配备了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确保旱河卫生维护员的劳动安全。市区旱河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二是解决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问题。区内现有非煤矿山企业16家,主要分布在大石庙镇、水泉沟镇、牛圈子沟镇等地。为加大非煤矿山的整治力度,我区组织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和镇政府两次联合组织开展安全和环保大检查活动,并进行“回头看”,为实行动态管理,增加了巡查频率,主要对安全生产和排污、扬尘、山体被覆等问题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进入7月份后,对查出的问题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并进行了复查,处罚2家矿山企业,其中1家责令停业整顿。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区被列入审核单位的大沃浦铁矿已停产,露露包装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等待验收。
四是环保专项行动。第一,确保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认真抓好市政府关于开展专项行动的各项部署,先后出动20人次对所辖企业进行了摸底排查,对2家矿山企业(盛宏铁选厂、狮子岭金矿)、16家采石厂进行检查,2家矿山企业已经停产,企业未发现违法排污及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事件。第二,开展建设项目环保清理整顿,加强建设项目后期管理。今年4月份以来,严把审批关,建立建设项目清单,严格进行监督执法,使其符合环保标准,把污染降低到最低点。第三,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检查。对磬锤风森林公园和僧冠峰森林公园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多次到现场进行自然保护专项执法检查。第四,规范和强化放射源涉源单位的监督管理,未出现擅自购置、处置放射源等问题。
五是加强环境管理。今年市政府虽然没有安排我区限期治理任务,我们始终把环境管理做为全区重点工作来抓,严格管理工业企业排污行为。对辖区内换发排污许可证的工业企业严格审查把关,发放排污许可证271个,其中换验证213家,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六是环境保护创建工作。第一,创建优美的城市环境。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正下大力度谋划“城中村”改造和“农民新村”建设规划,现有一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一批项目正在积极谋划。第二,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村。我区针对48个行政村制定了“近期、中期、远期”创建规划,去年已有8个行政村通过了检查验收,其中3个市级示范村、2个市级试点村、3个区级试点村。今年又增加了11个村。第三,不断规范绿色单位创建活动。今年,经我区创建“五绿”活动指导委员会最后审定和推荐,完成了8家市级绿色单位的创建,2家单位申报省级绿色单位。
七是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实施意见。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四大体系”建设重点和建设任务,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三、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
一是建立环保工作机制。首先,党政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已将环境保护年度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区委、区政府年度内召开三次专题研究环保工作会议;党政主要领导对环保工作具有指导性意见的批示5件;区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环保重大事项7次。其次,区政府制定了环保工作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将考核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且各部门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二是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努力争取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环保专项资金,合理使用预算外资金。按规定征收的排污费,未出现挤占、挪用、坐支等现象。继续加强对环保治理设备质量的监督,不断提高环保产品的使用率。
三是进一步加大环境监察能力。逐步加强资金投入,增加环境监察设备,提高环境监察能力。
四是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现已经开通环保内部和外部网站,网站内容及时更新并设专人对网站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四、公众满意度
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首先是加大环保公开力度,建立公众环保听证制度;其次完善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和召开新闻发布会制度;第三是深化民主评议工作,坚持政务公开,热情为基层服务,发放征求意见书120份,收回112份,满意率100%。行风评比在去年先进的基础上名次前移。
二是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首先建立环境信访机制,“12369”环保热线与“110”实行联动,我区对领导批示交办的重点环境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查处,解决问题。对国家和省、市交办的重点环境信访和举报案件认真办理,今年我区对信访案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环境信访案件处理率达到100%,结案率达到95%。未发生被中央和省新闻媒体曝光的环境污染或执法不力等事件,没有出现夏秋季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防止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一年来,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环保局的指导下,通过辛苦努力,各项工作目标均已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不足,距要求还有差距,请各位领导给予指导。在2006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发展理念,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努力创建我区绿色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