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70002/2024-06479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双桥区政府办 |
成文日期: 2024-10-10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对双桥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10号建议的答复
顾建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
1.工作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和体系,改造农村户厕 100 座。截至7月末,全部改造完成。
2.工作举措。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水冲式厕所改造。按照全区创城工作要求,2024年对各镇村历年来未实施改造的农村户厕按照水冲式户厕进行改造,采取招标的形式完成100座户厕改造任务,确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二是有效治理厕所粪污。推进农村厕所粪污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因地制宜采取单户、集中处理等处理技术,解决好粪污处理利用问题。三是持续巩固“五项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厕所维修、粪污清掏、无害化处理、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从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问题整改、维修清掏服务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实现稳定运行。
二、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
1.工作目标。全力完成水库周边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开展农村坑塘、沟渠清单水体全覆盖巡查,巩固保持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成果。
2.工作举措。一是以双峰寺水库上游5个行政村创建和美乡村示范区为重点,集中实施污水治理工程,污水接入管网后统一处理,处理水质达标运行。二是衔接改厕污水治理。加强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已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去向难以解决的,纳入重点治理村庄清单,优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村庄,具备条件的,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推进、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三是常态化排查整治全区农村黑臭水体。以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监管制度为基础,建立完善“村周巡、镇月巡、区检查”的三级巡查监管机制,动态更新农村地区坑塘(沟渠)清单及巡查监管台账,确保农村黑臭水体问题精准定位、快速整改、有效防控、常态巡查、动态随清;加强污染隐患排查,每年至少开展2次农村黑臭水体全面专项执法检查,汛期期间至少组织1次专项执法检查,对涉水工业企业超标排放、涉水经营单位污水直排、畜禽养殖场非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处罚整改力度。
三、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
1.工作目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稳定运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推动城乡环卫保洁“两网融合”。
2.工作举措。一是清理积存垃圾。对村内及周边开展全覆盖排查、彻底整治,定期清运农村生活垃圾,做到无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无积存农村生活垃圾,垃圾“围村”和“脏乱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二是优化收转运体系。因地制宜对城中村和城郊村、中心村、永久保留村等不同类型村庄,科学布局收集、转运设施,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保持稳定运行。三是完善村庄保洁机制。按照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标准,配齐配足农村保洁员队伍,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规范管理、严格奖惩,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四是推动城乡一体化治理。科学配备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设施,转运阶段配备密闭式车辆,按需配建转运站,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五是提升无害化处理率。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水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以上。
3.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管护机制。一是试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建筑垃圾坑塘回填或回收利用。坚持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按照前端农户分类投放,中端保洁员分类收集、镇分类中转,末端分类处理要求,生活垃圾实施分类就地减量。果皮、枝叶、厨余等可降解有机垃圾应就近堆肥畜禽粪便以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合并处理。城乡拆迁、建筑改造、房屋装修等垃圾可采取粉碎转化、坑塘回填、回收利用等多种方式,提高建筑垃圾再利用水平。积极招引市场主体建设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尽快补齐建筑垃圾消纳短板。二是严格收运处置管理。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标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强化垃圾运输管理,切实履行环保职责,防止垃圾运输途中出现丢弃、遗撒和随意倾倒垃圾等问题,确保实现垃圾清洁运输,杜绝二次污染,注意行车安全,确保垃圾运输安全监管到位。实施垃圾治理全流程监管,严厉查处在各村随意倾倒、堆放垃圾行为。加大垃圾治理设施设备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做好相关台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安全、正常运转。三是持续开展宣传引导。深入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教育、发动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和配合度。通过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星级评选活动,推广“门前三包”、环境卫生监督等制度,促进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聚焦学校教育,推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居”的良性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的作用,开展下乡入村宣传引导,促进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充分利用村内广播、微信群、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先进典型和经验,引导村民增强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建共享清洁美好家园。四是强化规章制度台账建设。镇、村两级要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台账建设,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文件、治理台账、垃圾转运记录、保洁人员信息,集中整治活动检查等影像、文字资料和电子档案,及时做好记录、整理存档,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工作,成效。
四、实施村容村貌提升专项行动
1.工作目标。有效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村庄面貌干净整洁有序;创建省级和美乡村3个;完成村庄绿化提升村2个,开展省级森林乡村创建1个村庄;创建美丽庭院936户,精品庭院208户;启动建设1个“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示范片区。
2.工作举措。一是促进村庄风貌提升。抓好沿景区、沿河渠、沿道路、环村庄卫生环境综合整治,依法依规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规范“门墙亭廊栏”建设和管理,推动村容村貌和农村环境整体提升。二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引导广大群众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季节性战役,持续清理整治庭院内外、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坑塘沟渠等杂物、农业生产废弃物、残垣断壁,建立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村庄清洁日等,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三是抓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开展森林乡村建设,结合空闲农宅利用等工作,对清理出的场地合理规划设计,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撂荒地、拆违地等空间增加绿量,通过见缝插针的方式提升街道、庭院、公园、隙地、沟渠绿化效果,应绿尽绿,适度彩化,管护措施到位,管护效果良好。优化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加强照明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和改造升级,巩固提升村庄亮化水平。四是推进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启动建设1个涵盖不少于10个行政村的示范片区要求,全区启动建设1个“成方连片”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立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台账,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树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样板。五是积极创建美丽庭院。按照“人美、院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标准,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年内农村家庭庭院卫生状况基本实现改观的家庭达到美丽庭院标准。
五、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
1.工作目标。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03%。全区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2.687公里,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 85%以上。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全天候服务通畅无盲区。
2.工作任务。农村居民供水保障: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推进自来水入户并稳定运行,有条件的地方推行24小时供水。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更大效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抓好农村电网建设和村庄亮化,优化农村电网网架结构。道路硬化: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路、2000 人以上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20 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推进村内干路、支路和巷路硬化。通讯网络覆盖:抓好农村网络覆盖,推进重点行政村 5G 网络建设,确保通讯网络、广播电视等全覆盖。
六、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1.工作目标。标准化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加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养老机构转型提升为区域性养老中心,鼓励发展老年助餐与互助服务。农村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设点率达到95%。
2.工作举措。巩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果,加强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设备药械和人员配备,确保每个行政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全覆盖。巩固农村幼儿园全覆盖成果,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新改扩建力度,确保“控辍保学”常态清零。加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养老机构转型提升为区域性养老中心,鼓励发展老年助餐与互助服务。实施综合服务站示范提升工程,建成 2个示范型综合服务站。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快递进村”“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
双桥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5日